返回主页 | 关于我们 | 加入收藏

分类资讯

联系我们

  • 电话:028-62102511
  • 传真:028-84087107
  • 邮箱:services@germanyangzi.com
  • Q Q:*********
  • 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99号银石广场15A-06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讯中心 > 决定学生领导力要素有哪些?(二)

决定学生领导力要素有哪些?(二)
来源:搜狐教育 / 更新日期:2016-12-22 09:36:10 / 点击:697

 

英语学习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

【搜狐教育智见】:您认为国际型的预备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,杭州外国语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?

【夏谷鸣】:杭州外国语学校是 1964年周恩来提议创办的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,以外语为办学特色,但现在这一特色已经面临很大的挑战,外国语学校的英语特色渐渐被淡化。这不是说外国语学校办学水平在下降,而是英语已经普及了,很多重点中学的外语教学也很强。外语学校以后怎么保持特色?这是作外语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在杭州外国语学校,我们把英语课改称为英文课。在民国时期人们不叫英语,而是叫英文。现在我重新使用这个词,目的是改变只重视语言知识的现象,改变只教学语法、词汇,传授知识的外语教学。英语教育不只是关注单词、语法的教学,更应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思维,因为一种语言体现了一种文化、一种思维。“英文”两字的重点在于“文”,它可以是文字、文法、文本、文学、文化、文明。前三个“文”字体现英语的语言本身,“文学”则反映出英语学科属于人文学科,我们应该把英文学科的人文性凸现出来,“文化”是通过语言呈现的一个民族智慧的总和,我前面也已经提到,学习英语重在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。最后的“文明”,指的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启蒙学生文明。

其次,外语学校办学特色的增长点应该在于国际化。中国现在发展很快,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,国际地位也提高了。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国际话语的能力的人,能用国际上的语言去讲中国的故事。同样一件事情,不同语言不同表达方式。如果我们缺乏跨文化意识,在国际交往中很容易产生误解,甚至冲突。例如,很多中国的卫生间里面都有一个牌子写着“向前一小步、文明一大步”,有的翻译成“A small step forward, a big step to civilization. ”,很多外国人不明白什么意思,但如果翻译成“We aim to please. You aim too, please. ”外国人就很容易理解。 所以,培养国际化人才,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话语能力的人,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、国际视野,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、竞争能力。

 

教育的改革要通过进化而不是革命

【搜狐教育智见】:前段时间芬兰实行教学改革,主要内容是打破中学和小学阶段课程的科目限制,转向项目式的教学,在国内也有很多学校在探索,您如何看待这件事?

【夏谷鸣】:首先,欧美一些国家在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是混合教学,不会有太多分科,一个老师包办到底。芬兰的教改把这种现象拉长了,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。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对知识非常重视,从小学开始老师分工越来越细。但是因为中国地域面积大、人口多,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,改成某种教学模式是不对的,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,学校培养人才的方法也应各不相同的。我建议可以在小学低段可以探索、尝试。

中国学生的基础很扎实,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,到了工作岗位,这些知识到底多少有用?芬兰的改革意义也在这里,学的东西与学生今后的发展应该紧密的结合起来。所以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。在日常教学中,可以采用类似跨学科的项目型学习。学校可以确定一个主题,几个学科合作,组成教研组,共同设计项目,从不同学科,整合教学内容,计划教学进程,研究评价要求。但要在学校范围内,把所有学科打散,我觉得还需要谨慎,我们要一步步推进,教育的改革不能通过revolution,而是要通过evolution,两个单词,revolution是革命,evolution是进化。

 

(完)

 

来源:采编/搜狐教育 王学涛